来源 | 米宅(MizhaiPlus)
昨天中午,河南省会郑州率先一步,发布了第三次复工延期。
要求工业企业,按条件于2月10日-24日复工;
服务业企业于2月17日-3月2日复工;
建设工程业于2月25日-3月16日复工。
2月24日,房企网上销售、中介销售可复工;
3月2日,实体售楼部可复工;
3月16日,商品房建筑工地可复工;
和前两次复工延期通知相比,这次是升级版,迫于疫情控制,复工时间延迟的更久。不只是郑州,复工延迟升级,更多的城市都会效仿跟进,这是疫情下的必然趋势。按照昨日疫情动态更新,2月6日,河南新型肺炎确诊量851,除了距离武汉较近的信阳、南阳外,郑州确诊量102例。刨除疫情重灾区湖北,还有两个地方的疫情比河南还要严重:
湖南:确诊量711
江西:确诊量600
安徽:确诊量591
如果按照目前的复工计划,北京、河北、河南、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山西、广东、浙江、山东、福建、安徽、江西等地复工时间都在2月9号24时。3天内疫情会出现拐点吗?有特效药吗?能解决传染问题吗?复工带来的密集返程潮、密集行业感染风险,能控制的了吗?所以,即便牺牲GDP,也要再次延迟复工、居家隔离,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。因为疫情发展,因为复工一再延迟,今年的房地产要遭受重创了。以郑州为例,1月26日起,房管局下发通知关闭所有售楼部,按照最新复工延迟通知,售楼部一直到3月2日才能开放,足足要承担36天的闭店损失。这对严重依赖线下交易的房地产业来说,遭受重创是免不了了。因为疫情,全民禁足,社会停滞,不复工,很多人的收入恐怕要骤降了,甚至没有了。这个时候,大多数人还有房贷、车贷要还,没有收入,个人资金周转是个大难题。疫情的突袭,无论从心理上,还是财务上,都会冲击到大家的购买计划,削弱需求端的购买力。即使没有疫情干扰,2019年开发商的日子也并不好过。去年,不少房企刚刚输出浑身解数高价融了资,今年却要面临项目全面停滞,而且还有不少债券马上要到期偿还。2月份已经过去一周,这个月房企境内外债务要到期偿还的就有约672亿元,今年一年要偿还约1.46万亿。这些对于生命力强、实力雄厚的TOP房企来说,只是一时失利,疫情过去,市场好转了,努努力还能补上损失;但中小房企们就没那么幸运了。要么断臂卖地求生,或者不堪负重最终破产。卖不了房,收不来钱,融不来资,开不了工,花高价融资买的地还在一天天吃着大量费用,还有大量的债务要到期……开发商的日子,要苦上加苦了。还有一个问题,到现在来看,今年的大面积交房延期,是铁定了。疫情导致的天灾人祸不可抗力,虽然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出台交房时间的延缓策略,但我认为由此产生的负面效果,事在人为。疫情时期,立起口碑和砸烂招牌,都在一瞬间,或者某个细节。在我看来,与其临时抱佛脚地尝试直播卖房、抖音卖房、VR卖房,倒不如仅仅抓起物业服务。物业服务做好了,赢人心、立口碑都很容易;但做不好的话,之前花费几年、十几年维护的品牌、做出的努力,很有可能就会前功尽弃。我认为,这次疫情过后,对于购房者来说,倒是个不错的抄底机会。前面说了很多开发商的困难,开发商越难,就会有越多的以价换量方式来保平安,调低价格来获取大量的成交、资金回笼。过去的2019年,我们已经在各个城市看到了大量低价房、特价房、超预期房,2020年,这种房子会更多、更加超出预期。2、疫情导致的社会停滞之后,原本严格的楼市调控,大概率会放宽。比如原本严格的限购、限贷、限售,比如原本无死角围堵的严禁资金流入房地产,比如预售条件等等,都有可能适当放宽。疫情过后,我们的社会全面恢复之后,开发商资金周转力、建造力一旦恢复,那么以价换量基本就告一段落了。所以,趁这段时间,大家在做好防范、居家隔离的同时,关注米宅,关注茅十八,静待机会来!


本文来源:网易房产枣庄
责任编辑:
张平_zaozhuang04
网易刊登此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绝不代表网易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